作者:萬維商業(yè)空間設計時間:2022-07-18 14:28:03瀏覽:1138次
購物中心的人流出入口是項目非常重要的形象展示面,如何做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出入口也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,今天聚焦一下這部分來看看一些共性的東西,購物中心人流出入口如何規(guī)劃設計?
1、出入口的選擇
人流出入口主要是承接項目周邊各個方向客流進入商場的功能,所以,它的設置首先要考慮的就是主要居住客群人流的來向,結合項目的臨路交通情況進行綜合考慮。
南翔印象城人流入口示意圖
.png)
以南翔印象城為例,1層人行出入口有三個,1號是主入口,服務于東側留云湖周邊客群,南面南翔老鎮(zhèn)區(qū)居民;2號是次入口,承接嘉閔高架來向的嘉定新城區(qū),江橋鎮(zhèn)區(qū)客群。
3號為輔助出入口,連接了一部分外街型商業(yè),同時服務部分非機動車到達人群,也是項目內部動線完成閉合的一部分。4號是地鐵客流承接口,通過2層連廊進入2層。
從出入口的數(shù)量來說,大部分商業(yè)(規(guī)模在10萬以上)都是1個主入口+2個次入口的設置形式,滿足了承接周邊客群的便利到達的需求。
這里其實有個問題就是如何提前預知哪個是主入口?
對部分項目來說,這個問題比較好解決(根據(jù)周邊人流車流量來判斷),但對有些項目來講,前期的判斷跟后期真實的情況可能存在偏差,所以,如果不好判斷的話,其實做兩個主入口也未嘗不可。
做為消費者的角度,有時候他們其實也不會去區(qū)分哪個是主,哪個是次,而是直接叫編號。
南翔印象城的主入口,一般主入口外立面會有LED廣告屏
.png)
南翔印象城的次入口

較為特殊的情況有兩種,一種是地鐵上蓋型的項目會有地鐵接入口,另外一種就是有外街的項目,要考慮大購物中心帶動街區(qū)的問題,所以,會預留數(shù)個連接街區(qū)的口,這個以三代萬達的金街類項目為代表。
2、出入口的形式及要素
從目前出入口的形式來看,主要有直入式,與-1F結合的下沉廣場式,以及直接拉上2F(或以上)的這三種。
杭州奧體印象城的次入口
.png)
南翔印象城的次入口,與-1F出入口結合
.png)
南翔印象城-1F入口
.png)
通過架橋或外部扶梯直上2F或以上的做法還是比較少的。
溫州吾悅廣場,為化解項目前面河道阻隔,架橋上2F
.png)
溫州吾悅廣場2F入口
.png)
上海新天地廣場外部跨層梯直上3F,可能出于項目單層面積小,樓層高的緣故
.png)
入口的要素一般包含了廣場,入口處理,雨棚,燈光,導視,景觀等。
一般會在主入口及次入口前規(guī)劃一定尺度的廣場,做為活動促銷場地使用。
廣場尺度視退界要求及項目需求而定,小型廣場的面積在300-800㎡,大型廣場的面積會超過1000㎡。過大的前場面積其實也并無實際作用,反倒影響顧客的體驗。
少量項目會在廣場上結合旱噴形式的景觀,但近些年似乎也越來越少見了。
杭州萬象城入口前的噴泉
.png)
目前入口廣場的景觀更多的是通過下沉式廣場來體現(xiàn),本書下沉式廣場的一個功能就是為了負一層的導流,設施景觀打卡點也是實現(xiàn)這一目的。另外雖然下沉式廣場有樓梯,但最好要再設置一組扶梯,畢竟大家普遍不愿意走樓梯。
南翔印象城主入口處下沉式廣場的景觀處理
.png)
南翔印象城次入口下沉式廣場景觀
.png)
入口的處理主要就是希望通過造型,立面元素,尺度空間等來體現(xiàn)項目的特點。
重慶光環(huán)主入口
.png)
上海天安千樹主入口
.png)
杭州大悅城主入口
.png)
不過似乎大多數(shù)項目的主入口辨識度都不高,項目的特色至少在入口這個層面并未體現(xiàn)出來。
從這些項目中可以觀察到的一些共性是:入口基本都是2層(甚至2層以上)挑高的空間;并且越來越多的項目都采用內凹式的做法,把原來的雨棚替代了。入口的通透性必須保證;入口處要有預留一個過渡空間(尤其在北方)。
南翔印象城的入口內部空間
.png)
杭州遠洋樂堤港的夜景效果,比白天好看
.png)
最后,怎樣提升入口的辨識度那?
用入駐品牌的IP或是一些構筑物來增加辨識度,這種似乎比傳統(tǒng)的主力店品牌導視更好用。
上海金橋Lalaport主入口
.png)
上海陸家嘴中心MALL主入口
.png)
注:本文來源于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內容僅作學習分享,不做商業(yè)用途,侵刪,謝謝!